莫愁閱讀 > 老宅通現代: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> 第42章 就叫《燒餅日記》怎么樣?
  柴愛花在家就試探過自己婆家人,結果男人們不屑于干這個,女人不敢干這個。

  柴愛花心里不是不堵心的——三水鎮為什么日子過得比楓橋鎮好?

  就是因為三水鎮的人肯想肯干啊!

  前怕狼后怕虎的,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!

  柴愛花盯著英子和陳喬玉問:“你倆想干嗎?”

  要不是因為一個人干不了,又挑爐子又做餅子,還要走街串巷忙不過來,她可能都未必愿意拉人入伙。

  英子斟酌了一下,問道:“那你婆家能讓嗎?”

  看張永華把新媳婦兒藏在家里兩個月才帶出來就知道了,人家護媳婦兒護得緊呢。

  倒不是說真就多喜歡這個媳婦兒,但家里窮,沒辦法,好不容易討到的媳婦兒怕留不住,給跑了。

  一面是心疼新媳婦兒,不讓下地去曬,一面也是觀察兩個人,看看人品性情。

  確定了柴愛花性子踏實,沒有那么多“不好的品性”,這才敢帶她出來。

  這樣的事兒在楓橋鎮不少見,都是窮鬧的,娶個媳婦兒掏空家里的老底兒,就更加看得嚴。

  柴愛花說:“我說做,那我婆家那邊肯定我來解決。”

  英子有些不大放心,畢竟她太清楚姚家村的民情了。

  柴愛花解釋道:“我公公婆婆跟哥嫂們是不大敢的,但我也不要他們敢,永華能幫我就行了。”

  柴愛花說:“他幫我把爐子推到鎮上去,支個攤子,要有人燒火、烤餅,還得有人揉餅,有人收錢。”

  “不忙的時候還行,我們倆就能做的過來,但是人一多就不行……而且我想著鎮上沒人賣餅子,咱們既然要賣,就得走街串巷吆喝去,不然人家也不能大老遠就為個餅跑過來。”

  柴愛花家里有人做這個生意,對這里的門道都清楚。

  陳喬玉提醒道:“雖然現在風氣松動了一些,但說不準還是會有人告狀,說三道四的。”

  周曉玲說就連【現代】都還有城管什么的呢。

  “沒錯”,柴愛花看了陳喬玉一眼,“做生意都是有風險的,不過今年已經好很多了,以前都是我娘拎著籃子悄悄去賣,今年我大哥他們都能在鎮上支攤子了。”

  但陳喬玉說得對,真要有人找事兒,那他們也得受著。

  所以才不敢一兩個人就去鎮上,萬一有事兒就白吃虧了,人越多越好,團結力量大。

  她讓陳喬玉放心,而后就期待地問陳喬玉跟英子:“怎么樣?你們倆愿意做嗎?”

  英子看看陳喬玉,她心里有點兒猶豫。

  她作為家里最小的,平日里受寵,也少操心,雖然玩心大,但大事兒還是得聽家里的。

  所以有點兒猶豫。

  柴愛花有些失望——連大隊支書家的姑娘都不敢,別人就更加不敢了。

  “我參加。”

  柴愛花眼神都落下去了,結果卻聽到陳喬玉斬釘截鐵地一句話。

  “你參加?”

  “是”,陳喬玉鄭重點頭,“我參加,我能做飯,也去鎮上走街串巷換過東西。”

  陳喬玉說:“我家里就我跟青楊兩個人,光靠種地拿工分,餓不死但也活不好,青楊還得上學,我還想把我弟弟妹妹接回來。”

  柴愛花不知道青楠跟喬麗的事兒,聽了之后才知道:“那你更應該參加了。”

  “是的,我參加,怎么做你跟我說。”陳喬玉笑道。

  她早就想尋摸個事兒做了,工分要拿,這是分糧的本錢。

  但還得想法子掙錢才行,不然沒辦法把現代這條路打通——光在那邊掙錢,在那邊買東西,結果不能在這邊花,那不是白掙了嗎?

  柴愛花聞言終于開心起來:“喬玉,你比姚家村好多爺們兒都敢闖,這事兒咱們肯定能做成!”

  英子一看,本來就有五六成想做的心,立刻就被陳喬玉給帶動了:“我也加入,算我一個!”

  柴愛花更高興了:“你們要是再能拉個一兩個人過來就更好了,有兩個男的在,推車搬爐子都方便,咱們路上也安全些。”

  陳喬玉這邊沒別的人:“青楊我不上學的時候我帶上青楊吧。”

  英子想了想說:“我回去問問我堂哥堂姐他們,看看有沒有人想做的。”

  “行,挑穩妥的說,不穩妥的先別張口。”柴愛花叮囑道。

  她過門這兩個月,婆家對她不錯,但就是聽到她說做生意這事兒就不認同。

  本來張永華說同意,公公婆婆都猶豫了,結果幾個嫂子里有人使壞,說柴愛花不下地她也不下地,不然分糧食不公平,他們那房出倆人,憑啥張永華這房出一個半個的。

  英子鄭重道:“放心,我有經驗。”

  陳喬玉從旁解釋:“他們家人口風都緊,能做事兒,不會亂說的。”

  之前大勇哥的鴨子就是,大隊長金寶還不敢,是得水叔拍的板,讓大勇專門去養鴨子。

  現在一年給隊里掙不少錢呢。

  英子對這種事兒可太熟悉了。

  當下三人就商量了一番,讓張永華和大勇先去鎮上探探情況,柴愛花在家教陳喬玉和英子做餅子。

  英子負責從大隊借糧食,好在今年糧食豐收,大隊交了公糧之后還有不少富裕。

  村民家里的糧食也夠了,往年收不回來的借糧現在都能收回來了,正好幫著大隊賣出去。

  有英子作保,他們也不用湊老多錢,就二三十斤一袋子,掙了錢再還,還了之后再借。

  唯一要花錢的就是得湊錢買個爐子,還得找木材做個板車出來。

  不然總不能人扛著半人多高的大水泥桶去鎮上。

  餅沒賣成,人先累倒了。

  ……

  這兩天白天她們就上山割胡麻,晚上柴愛花就到陳喬玉家里,教陳喬玉和英子做餅子。

  做餅子的面粉是英子弄來的,陳喬玉拿了個本子,一五一十將花銷都寫了上去。

  其余兩人對本子沒怎么特別關注,英子就問了一句:“是青楊的本子吧?”

  柴愛花也只是說:“記下來好。”

  免得以后說不清楚,現在算得越清楚,將來就越好相處。

  不然個個都只記自己做的多的,不記自己偷懶的,光覺得別人占便宜了。

  “是這個理。”陳喬玉想了想,把大家伙兒耗費的時間也算了上去。

  她給這本子起了個名字:“就叫《燒餅日記》怎么樣?”

  開啟她在七零的創業之路。

  ——

  (賣燒餅情節背景參考《大江大河》第一部董子健飾演的小楊巡挑著扁擔賣饅頭,用饅頭換來的雞蛋,又去城里跟人換糧票買面粉。)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